省名中医赵钧: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省名中医赵钧: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省名中医赵钧: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巴中医药冷库,第一医药天猫,医药拓展作为辽宁省名中医、沈阳市名中医,沈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赵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兢兢业业下好每一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赵钧表示,针灸学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疼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锋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部位而使原有症状消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形成完整的经络系统。晋代皇甫谧潜心研究撰写《针灸甲乙经》,宋代王惟一在《铜人腧穴针灸图注》中考证了人体的354个穴,只比现代的360穴少6个穴,且铸造了工具铜人模型,以供针灸教学之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针灸学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代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其在国外影响很大,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
“最早的针具是砭石,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扶正发展成青铜针、铁针、竹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针灸治疗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从针具的变化,就能看到科技、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医药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赵钧表示,从古代到现代,一次次的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千年来始终承担着解决国人疾病痛苦的重任。
现在,赵钧也主持参与国家级、辽宁省级科研课题及沈阳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还获得了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虽然赵钧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科班毕业,但她在走出校门后,仍然通过拜师学习,继承学习着前人的中医理论,她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侯升魁主任的学术继承人。
赵钧认为,正规学习后还要继续拜师学习是中医的特点。“正规院校学习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而拜师学习讲究悟性,像是一种深造。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赵钧认为,跟着老师传承一脉,最根本的就是学以致用,不仅是要救治患者,更重要的也是延续传承根脉。
现在赵钧也在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的推动下成立了辽宁省名医工作室,将学术传承下来。而作为沈阳市中医文化传导老师,赵钧还带领学生通过口口相传、手把手教、言传身教,将中医精粹传播出去。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也越来越认可中医的“神奇”。
所谓“神奇”,在中医名家看来就是源于最根本的治疗。赵钧认为,中医治疗不仅是标本兼治,也是内外同治。针灸虽然是外治手段,但仍然可以达到内调外治,不仅疏通经络,还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源于文化自信,近十年来我能感受到中医发展的力量,虽然中医人比较内敛,但中医理论经得起推敲,更有数千年的理论基础支撑,有无数中医人在传承,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使用中医、传承中医,中医药文化将得到更健康、更有序、更磅礴的发展力量。”赵钧表示。(文 杨薇)
相关文章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价格行为的通告
- 2020老龄健康要点透露的10个风向标你一定要知道!
- 艳阳国旅拟挂牌新三板主攻酒店和老年游
- 5类药品不得发布广告 禁止使用家庭必备等词语
- 【收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关于《地下城与勇士》开启健康系统的公告
- 日照山海天:创新建立“三务e码清” 打通清廉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
- 2014中国保健营养暨微量元素产品博览会
- 如何在《农民日报》这样的纸媒上发布理论文章?
- 医药流通群雄逐鹿:国药、华润、上药和九州通四大药商对比
- 看千年名医扁鹊与巴蜀考古之缘舞台剧《天回》试演传承“医道仁心”
- 河南省2018年执业药师考前必知内容
- 海城广播电视台《健康伴我行》栏目——“权威专家团西柳公益行 ”进社区送健康
-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ISO 45001替代OHSAS 18001
- 成武县召开化工产业工作推进会议_成武_大众网
- 男子保健方法有哪些 两个妙招让你拥有健康体魄
- 照着“膳食宝塔”吃就是健康饮食吗?
- 西安·2022制药机械展览会
- 默沙东全球高级副总裁田安娜:中国市场是四大发展支柱之一
- 血型决定身体所需食物 你的血型最适合什么饮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