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医药法规

医药法规

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中国医药网2023-07-05医药法规朗天医药集团
大通医药,朗天医药集团,恩泽医药,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大通医药,朗天医药集团,恩泽医药原标题: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

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大通医药,朗天医药集团,恩泽医药原标题: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谢小庆按:最近,由于关注“个性化学习(individualized learning)”问题,看了几节“教学名师”的录像和课堂实录。突出的感受是:虽然课堂热热闹闹,但对于相当比例的学生是“貌似探索,貌似质疑,貌似思考”。对于相当比例的同学,并没有“真探索、真质疑、真思考”,在这部分同学身上,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他们并未获得真正的成长(growth)。

  在张静老师的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我看到了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事后,张静老师对自己的表现既满意,又不满意。作为一个助学者,在这样的真实课堂上怎样与学生“共建”?怎样与学生共同成长?这是值得所有历史课助学者思考的问题,可以说是“难题”,这也是值得各个学科助学者思考的难题。

  怎样用自己的真思考去启发学生真思考?怎样用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梦想和激情?或许,这是一个助学者需要用一生去参悟的大难题。

  作为一个在讲台上站了几十年的助学者,我个人的感受是,面对学生,任何矫饰和虚伪不仅是可鄙的,也是徒劳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准确判断虚假谎言的能力。不动脑筋的助学者不可能激发孩子的思考,内心冷漠的助学者也不会燃起孩子的热情。

  【周宏老师按:育人的课堂是什么样?张静老师的实践给出了答案。虽然只是起步,并且自己还觉得有缺憾,但这恰是当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枝枝叶叶逐渐伸展时,教师该有的反应。通过孩子们所经历的生活、课堂、实践,育人在逐步落实。正如张老师所说,审辩式教学的课堂,一定是师生共育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主体的姿态茁长成长。审辩式教学的课堂如何优化?这就是路径:零起点,无上限,深度学,三阶段。本案例就已经开启了征程。只要迈步,必有风景!为张静老师的反思、分享点赞!】

  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问: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师:得欢乐时且欢乐吧!是表达了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是消极的生活态度?

  生:因为这是享乐主义,不努力奋斗。(细心想想,学生的回答没有问题,在当今的语境下,我们常常用这样的句来子表达某人不努力)【周宏按:为老师这样的反思点赞!今天太多的场合下,人们已经习惯于用非人的逻辑来说一些貌似正确的话,反而很难听到正常的人话了。能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话里是否真有道理——这是教育者的必修课!如此才能让教育真正发生!】

  师:在当时神学之下,禁欲主义,能提出这种享受人生快乐,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你点赞,因为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人的进步是在表达与交流中实现的,一个人都不敢表达,怎么样来解决问题呢?怎么面对社会呢?所以要大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交流、讨论。(因为这个班学生上课大多不发言。)

  上面这段是课后反思想到的。面对当时课堂生成,我虽处理了问题,但没有利用这个机会育人。以后再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抓住机会。【周宏按:你的点赞就是实实在在的育人!因为你以行动表明学生是有思想的主体,他的想法值得尊重!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老师的点赞是在强化着学生作为主体的选择。相较于将学生客体化的操作流程,你的点赞就是暗夜中指路的明星!】

  审辩式教学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找出并抓住育人点,操作知识来育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没想到的,因此,当我们用审辩式教学时,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共成长的过程。

  有过“借班上公开课”经历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讲课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2016月5月28日,我在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现场观看了一次特级教师孙建锋的“借班上课”。孙老师从深圳到四川,课前,与6年级6班的同学没有任何接触,也没有进行任何的演练和“彩排”。我见证了孙建锋老师的一堂题为《行动,才是最伟大的》的“创课”。课上,孙老师以自己的坦诚赢得了陌生的遂州外小6(6)班同学的理解,现场向参加会议的几百位老师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创课”。

  在现场,我确实被孙建锋老师的这堂课所震撼,不仅被他娴熟驾驭课堂的技巧所折服,更被他对教育的热忱所感动。我从孙老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是学识技巧,更是鼓舞。我想,这堂课,对于6(6)班的许多孩子将会是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也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孩子的未来人生道路。

  从2001年开始,迄今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中国是如此之大,课程改革的进展也是参差不齐。今天,虽然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着“填鸭式”的“满堂灌”课堂,仍然存在教师独霸讲台的现象,但是,课程改革在许多地区的许多学校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6年5月23日《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封兰州交通大学的学生写给校长的信。信中说:“导学案式教学模式是在高中课堂中积极普及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到了大学这个本应该更自由、灵活的课堂中,这种方式却不能实施呢?……我强烈希望课堂上教师能够少讲。”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倒逼高等教育改革。

  近年,我听过不少中小学的课,看到不少学校在积极探索改革教学,试图改变课堂上仅仅传授知识的局面,试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磨练自己的思维,发展自身的能力。对此,我是欣喜的。但是,我也确实看到一些课堂上,囿于教师的能力水平,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虽然小组讨论看起来很活跃,很火热,但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具有挑战性,讨论常常指向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所讨论问题的答案对于大多数学生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徒有思考的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对此,我是忧虑的。

  现场观摩了孙建锋老师的这堂“创课”,使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这堂课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引导学生真探索,真质疑,真思考。

  一定要“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吗?不可以“在这里摔倒就换个地方站起来”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对6年级小学生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整堂课上,同学们都在孙老师的精心引导下紧张地进行着真正的探索,真正的质疑,真正的思考。

  孙老师用自己这堂精心设计的“创课”,生动地诠释了他提出的“创课”概念,展示了创想法、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反思、创发表的理念。我在课堂上看到,孙老师用自己的真思考去启发同学们展开真思考,用自己的梦想和激情去点燃同学们的梦想和激情。“行动,才是最伟大的”,孙老师的这堂课本身就树立了一个以“行动”去追求和创造“伟大”的范例。

  在这堂课上,我感受到孙老师对学生的真正尊重。这种尊重固然表现在他常常放低自己的身段去与同学进行平等的对话,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对小学生纯真目光的直视,对同学们的坦然和真诚。我想,孙老师一定理解,对孩子的任何矫饰和虚伪不仅是可鄙的,也是徒劳的。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准确地判断虚假谎言的能力。一个不动脑筋的老师不可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思考,一个内心冷漠的老师也不会激发出孩子的热情。

  曾担任美国密西根大学汉语教学部主任的刘葳老师在《怎样成为优秀的语言教师?》一文的结束语中说:“到今年我已经教了十多年中文。我希望自己确实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是一种经验用了十多年。虽然有这样的老师,一种经验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但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也许是可以上岗的合格教师,但不是优秀的教师。”(参看本公众号第136期《怎样成为优秀的语言教师》。点击标题可以打开)

  我们不能苛求和奢望每一位教师都像孙老师那样成为“优秀教师”,都成为“创课”的教师,但我希望每位教师都将“优秀教师”和“创课”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不仅学习到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不仅学习到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受到激励和鼓舞。今天,教育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孩子们宝贵的生命被浪费事小,孩子们学习的胃口被败坏事大。教育改革的努力常常属于“戴着镣铐的舞蹈”,受到种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和掣肘。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严峻环境有目共睹。网上网下,我常常听到太多的抱怨,哀叹,嘲讽,发泄,我常常可以感受到无助、无奈以至绝望的情绪。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我又一次看到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从汹涌席卷的应试教育中挽救“小范进”们的努力,又一次看到一个不甘心中国教育沉沦的老师的卓绝奋斗。在这里,时时萦绕我心头的迷茫情绪又一次被驱散。我知道,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学到中学,成千上万个像孙建锋这样的老师正在努力为中国的儿童创造更健康的发展环境。这些努力,终将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冲破束缚教育健康发展的镣铐,开创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师:孩子们,我们刚刚见面是吧?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建,建设的建;锋,雷锋的锋。

  师:真客气!见到你,我很荣幸!今生有缘,千里迢迢赶到遂宁就是为了见你,见你们!

  师:很有人情味!(伸出大拇指)人有智商也有情商,智商决定你将来拿什么毕业证;情商将决定你的发展空间。你是一个有情商的孩子,握握手!(与生握手)沾沾你情商的“商气”!

  师:遂外的孩子,单词写得如此流畅,字母写得如此美观。这节课只要我们try,就会happy。

  师:有道是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说出来的是‘泡沫’,做出来的才是真金白银。行动,才是最伟大的!”

  【播放V视:老师教一位小朋友读“两颗星星黄黄的”,领读16次,小朋友依然念成“红红的”。】

  师:初看,是心疼的倔强;回眸,是欲泪的心软;没有包医百病的良药,没有包打天下的教法;但有从0到1的首创。你愿意做 “从0到1”的首创吗?

  师:(请4名上台的同学行动),到台下去请4位老师合作,一起教“红红的”。

  师:(两位校长、一位记者、一位女老师被请上台)一共“八位老师”,我扮演“红红的”小朋友,请老师们齐手教我。

  你看,这是红色的,是红字,五星红旗的颜色是红的。这是黄色的,是黄字,五星红旗上的星星是黄的。

  他山之石,可否攻玉?也许多了一扇视窗,就多了一个世界,多了一个头脑,就多了一个生命。请看V视——

  生:目不转睛观看。【V视2:国外体育课上,面对一个下肢健全、上肢残障的绿衣男孩——体育老师“以长带短”,让他用脚“踩”运动小车后面托着的一个布片,他每踩到一次,就快乐地手足舞蹈。数学课上,仍然是这位绿衣男孩,残障的上肢较不能清楚发音的嘴巴有“优长”,老师“以长带短”,不是让他读出“9÷3”,而是让他在iPad上用手“指”,指“成功”了,他就高兴的“耶”!】

  师:不!(出示PPT)“换个地方爬起来。因为你的能力根本就不在那里。或许,改头换面了,‘以长带短’了,就会柳暗花明了。”

  看了视频以后,你创造了什么新办法呢?(现场邀请穿黄色上衣和穿红上衣的两位老师和同学再次合作共同教“我”。)

  师:你的衣服是红的。老师,你了解我吗?我爸爸妈妈就不会说那个字,只会说‘红’,我也只会说‘红’,我不想说那个字了。

  师:红老师。我冒汗啦!我要崩溃啦!(一边擦汗一边用哭腔说),我读不出来啊!再逼我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了(一边说一边往台下方向跳的动作)

  红衣老师:见也没有见过,我本来想说蛋黄,但是你不知道,那老师真的不好办了

  生:我可以利用他的聪明和他惊人的记忆力而发掘他的其他才能: 比如文言文,历史等。

  生:如果我是校长,要给他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个舞台可以是让他去培养更多的像他这样的孩子。比如,请他去教更多的孩子,让他去当主持人之类的。

  生:如果我是校长,我赞成发挥他的特长,但是让他发挥这个特长的前提是要让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也就是发挥这个特长的同时,让他过平常人的生活,不要过于把他往神童方面“引”。

  生:“说它是真神,是因为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虽然能将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12411位,但后面还有无穷个数字,假如像金沐阳这样1秒钟可以读两个阿拉伯数字,那么他日夜不停地读完这个π的数值也要用时三万年。”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有道理,它用数据告诉我们π后面的数字很多,高级计算机都计算不了,太神奇了,金沐杨知道这个多好。

  师:数学仅仅用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个符号,便造就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音乐仅用了五线谱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便造就了无限美的世界;互联网只用了一个+号,便造就了一个无限的、公平的世界。不问你的出身,互联网+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生:【阅读资料三:深圳,一名喜欢数学的六岁一年级学童,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了中国MOOC大学计算机课程合格证书,这在全国是首例。】

  生:π这个数字是背不完的,因为它是无穷无尽的,虽然有惊人的记忆力是好的,用不好是浪费的。

  生:看了上面的故事与视频,再看金沐杨,有点“伤仲永”的感觉。因为今日的小男神,如果不能够找到适合他的教育,那么明天我们只能“伤仲永”。

  师:好一个“小男神”,有人不羡男神,不羡神仙,一心想着去当官。请欣赏——

  生:【V视:新学期入学第一天,记者采访一年级小朋友,问他们理想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要当“科学家、画家、医生、老师……”这时,一位戴眼镜的女孩微笑着说:“要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钱!!!”】

  师: 一夜间,这段视频在网上“蹿红”,校长要求她的班主任找“眼镜女孩”的爸爸妈妈谈话。

  班主任:今天请两位来是因为你们的女儿,记者问她理想是什么?她说想当个贪官。请问在家有没有经常提及贪官。

  班主任:那请问,她平时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这些小朋友的家长有没有成为贪官的呢?

  班主任:我建议你们回家以后好好跟她谈一谈,然后再一次确定她的梦想。如果她真的有这方面的思想的话,一定要开导她,要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而不是一个贪官。如果她看新闻的时候,要看到贪官的后果,不能只是看到贪的钱财。

  班主任:富养不一定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买奢侈品,或从小带在身边出入高档场所的那种,富养只是一种标准——告诉孩子,咱们家并不是需要你去做什么出格的事,譬如,依靠他人,或者做一些犯法的事。而穷养就是不停地向她索取,不停地向她灌输长大后要对我们负责之类的,然后你必须怎么怎么样的。

  爸爸:她在我们家必须要做事啊,这跟穷养富养没关系,必须得干事情,不干事情,我就要揍她。

  妈妈:要做贪官肯定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的话,我们要先去了解下她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爸爸:想挣很多的钱,这是没有错。但是你想通过当贪官去捞很多钱,这个是错误的。

  师:戴眼镜的女孩,说贪官有很多钱,对于“钱”,你是怎么看的?生:我认为钱只是一个社交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在社会生存。

  生:“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12月2日报道——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与夫人迎来女儿出生,并宣布二人讲捐出所持有的Facebook99%股份(约450亿美元)捐给慈善事业。他在硅谷,连一个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都没有,和工程师们挤在一张桌子上。他在《致爱女的一封信》中写道:“亲爱的女儿,比起给你留下更大地一笔财富,我们更希望你能够在一个更好的世界中长大!”

  师:(出示PPT)“他希望钱可以让更多的人活得好,让更多的人活的好了,自己将活的更好!如果有此发心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撬动未来的正能量就会越来越多。”

  生:【观看V视:《艾莉娜——一个美国华裔女孩的总统梦》:出生在中国湖南的艾莉娜,10个月时被马萨诸塞州一对美国夫妇领养。而根据美国宪法,只有出生在美国的人才有竞选总统资格。为此,艾莉娜在进行着一项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希望推动美国修宪,让不是在美国出生的移民,也能够参选美国总统,为更多的人服务。为了实现“总统梦”, 艾莉娜已有了非常明确的计划、非常实际的行动。除了出席州议会并试图说服议员们向国会提出修宪申请外,艾莉娜还将竞选目标放在2040年美国总统大选。】

  你不一定能说得清,但是说就是一种行动,说不清,就是说得清。说清了就是没说清。下面来听听你们这个年龄的理解——

  ——“眼镜女孩”是为了自己当官,她想拥有更多的钱;艾莉娜是想为人民服务,才当这个官。

  ——“眼镜女孩”是为了把他人的利益换做自己的利益,而艾莉娜是把自己的利益换做成更多人的利益。

  ——因为她们两个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另一个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康与幸福。

  ——“眼镜女孩”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然后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艾莉娜想当总统,是为了广大人民造福,这样的选择是她发自内心的正能量的选择。

  ——我认为这个“眼镜女孩”她心里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不论当什么官,大还是小,只要是贪官她都当。然后艾莉娜她一心只当一个总统,她想让她的国家的人们可以安居乐业。

  ——我觉得两个女孩的官梦是完全不同的,眼镜女孩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艾琳娜是为了实现“行动”这个词的意义。他告诉人们,有了梦想是好的,但是要用行动去丈量。

  生:(站在凳子上去。)我觉得眼镜女孩和艾琳娜官梦的价值和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眼镜女孩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艾琳娜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有官梦是好的,但是要用行动去丈量。

  师:梦,首先得是一个好梦才能行动,梦,如果是个梦魇,噩梦,千万别去行动,梦醒来的时候,你已经身陷囹圄!

  ——我认为“眼镜女孩”是渴望钱财,她想通过做贪官这个不正当的渠道去获取不义之财,而艾琳娜是把自己的梦想付诸于行动上,通过修改宪法等一系列的行为,证明她自己对这个梦想很渴望,所以她们两个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两个人的梦不同?我们思考与言说,在这节课里只能是一个逗号,一个省略号或者一个问号。课外,还值得我们探索、探索、 再探索,深思、深思、再深思……

  生:“有人对美好的理想抱持热烈的态度,孜孜以求,可谓“乐观主义”。有人对理想和信仰,怀疑、冷漠、不相信,以为除了金钱之外,再没有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为“犬儒主义”。犬儒主义助长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犬儒主义的温床。贪官便是寄生在这种温床上的恶性毒瘤。”

  师:这段话,六年级该读,八年级也该读,大学四年级还该读。人生应该常读常新。

  师:有家医院,采访过100个临终前的老人,问他们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师蹲下递话筒。)你能猜猜是什么吗?

  师:你就是一个预言家。的确,所有临终前的人都说到:没有冒过的险,没有追过的梦。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PPT出示】

  师:当下,正有梦想选择着你,你是否有勇气抓住那个选择了你的梦想?有位飞行员朋友曾经告诉我:许多乘客都觉得搭乘飞机很危险, 事实上,飞机待在地面上反而更危险——

  生:(跟随老师的步伐,站上课桌。然后,齐读)每一个不曾“起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