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必须改变愚昧的精神
鲁迅《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必须改变愚昧的精神
鲁迅《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必须改变愚昧的精神
番禺医药,湖南中医药大学招聘,医药连锁招聘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说到悲剧,很多人脑中瞬间浮现的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誉之为古往今来悲剧的最高杰作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
主人公俄狄浦斯的父亲为了躲过被亲生儿子杀死的诅咒,命令仆人把俄狄浦斯丢到野外等死。阴差阳错之下,俄狄浦斯意外地被B国国王当成亲身骨肉抚养长大。俄狄浦斯长大后知晓了诅咒,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去往了亲身父亲所在的A国,意外地杀死了A国国王,也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在之后,俄狄浦斯娶了自己的母亲。
很多读者在看完这个戏剧后久久难以自已,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个故事更不幸的事情了。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虚构的戏剧人物无论多么不幸,他的遭遇我们都无法感同身受。而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事件,才能让人觉得悲剧是真实存在的,它不是因为巧合而导致的悲剧,它是由于人性中的恶和人们的愚昧思想而导致的惨绝人寰的事实。这种惨剧才会让人感觉黑暗,而也正是这样的惨剧才会唤醒麻木愚昧的人们。
鲁迅的《药》就是基于现实而创作的,里面的主人公夏瑜的生活原型便是鉴湖女侠秋瑾,于1907年为了革命运动而慷慨就义。当时的人们愚昧麻木,对秋瑾的死不但不感到悲壮,反而不能理解,觉得是“发了疯”,更有甚者,还试图在秋瑾身上榨到油水。
群众的愚昧导致革命者的悲哀,甚至可以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这样的事情不啻于可以用兄弟相残来形容,而这样的悲剧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反思的悲剧。
基于此,今天我就来浅析《药》所展示的旧中国的群众悲剧,以及导致他们悲剧的根源,最后,我将探讨鲁迅先生在《药》中所表达的隐喻——拯救群众的“药”究竟是什么。
一、悲: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药》叙述的是因人血馒头而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家庭的悲剧,无论是华老栓一家,还是夏瑜一家,在尝试寻找“药”的途中,都以失败告终。
华老栓夫妻俩,是典型的勤劳朴实的农民代表。他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对钱倍感珍惜,舍不得多花一分钱,然而独子小栓得了痨病。小栓病到什么程度呢?日以继夜地咳嗽,就连吃饭也汗如雨下,背后的两块肩胛骨高高地凸起形成一个“八”字。华老栓夫妻俩是善良的,可是这个善良是有前提的,当独子小栓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也就收起了为人的本性,显露出了。
由于封建愚昧的思想,华老栓夫妻俩相信了满脸横肉的康大叔的话,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拿出存了几十年的钱,买了因造反被砍头的夏瑜的血,做成康大叔保证痨病包好的药——人血馒头。
看着小栓吃下人血馒头后,儿子能活下来的喜悦让华老栓夫妻俩对着人就一脸喜气: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
可他们夫妻俩完全忘了人血馒头的背后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家伙的命,这是何等的可悲啊,当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时,朴实善良的农民也会变成“吃人”的怪兽!
被当做“仙药”的人血馒头的血来自夏瑜,他是一个小家伙。小家伙虽然年纪小,可是心却不小,胆子也不小。在底层农民被残暴军阀欺压的时候,率先为农民同胞起义,可他的好心却被同胞们不理解,甚至是被骂“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
夏瑜先是被亲人夏三爷举报造反进了牢里,又被管牢的将衣服都给扒走,在被行刑的时候,他的同胞们,那些他甘愿为之付出生命的同胞们,却一个个伸长脖子,冷漠地看着他被杀,死后又被华家老栓买走了血,做成了人血馒头喂给儿子小栓吃。
同是华夏人,却做着残杀兄弟的事,这是何等的可悲啊!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若是夏瑜的血救活了小栓,那对夏瑜来说也是一种安慰,然而小栓在吃了夏瑜的血之后不久,也死了。
他们俩都被埋在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坟地里,他们的坟相互挨着,中间就隔了一条被上坟人走出的便道: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就是华家和夏家两个家庭的悲剧——即使他们努力了,也都逃不开死亡的结局。且更令人可悲的是,两个穷苦人家都用生命为“阔人家”军阀贡献了延年益寿的吃食,那红头白身的祝寿馒头!
其实,鲁迅的深刻用意也体现在这里,他将两家的姓定为“华”和“夏”,意在表明这正是中国社会的悲剧,无论是华兄弟,还是夏兄弟,身为中国子女的他们都注定走向死亡结局。
二、源:导致小栓死亡的原因并不是痨病,导致夏瑜死亡的原因也不是军阀的残暴,那么导致他们死亡的根源是什么呢?
正所谓对症下药,方才能药到病除,若病急乱投医,那么治不好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药》中的小栓就是这么个例子。
小栓得的是痨病,若要治好病肯定得对症下药,可华老栓夫妻俩不但不去找大夫,找真正能治痨病的药,反而迷信地认为人血馒头包治百病,药到病除。于是小栓吃了一点作用都没有的人血馒头后,只会病还在,随后走向死亡。
这和鲁迅写的《明天》中的故事是多么相似啊。单四嫂子的三岁儿子生病了,她神签也求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就是没有正正经经地找个医生,最后实在没法子,眼看儿子宝儿快死了,还是选择掏出了每天节省下来的积蓄去找了何小仙,何小仙也不是个正经医生,而是只继承了中医糟粕的半吊子医生。可想当然,宝儿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的结局。
因此,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他们的病并不是身体上的病,而是思想上的愚昧。是愚昧让他们相信病可以通过神鬼之说的“药”治好,是愚昧让他们付出了更多代价却被军阀等玩弄在手掌中,是愚昧让小栓和宝儿等人走向了死亡结局。
《药》中的夏瑜虽然是被军阀下令处死的,可是他的死亡究其根本也是愚昧导致的。他的亲人夏三爷愚昧无知,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害怕牵连自己便把夏瑜举报了,却不知道当作为革命者的夏瑜们接连死去,他的命岌岌可危矣;管牢的愚昧无知,不知道这天地应该是人类共有的财产,反而做占据他们原本财产的军阀们的走狗,不知道他放弃了本可以获取自身财产的权利。就是因为愚昧,革命者夏瑜们被同胞们送到了军阀手里,送到了断头台上。
“《药》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了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其实《药》的悲剧就是鲁迅想带给人们的反思,旧中国的不幸并不是身体上的病症所带来的,而是思想上的“病”——愚昧所导致的。
三、治: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药》的作用便是如此,它通过两个家庭的生命消逝向人们揭示了封建思想的愚昧和社会的黑暗,它想告诉我们,若想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本是学医,以为当了医生就可以拯救那些因病而死的同胞,直到有一次在讲堂上看动画片,才深觉中国人最该被解救的是他们的思想。那时他在动画片上看见中国人被绑在台上准备行刑,而旁边的中国同胞们却围着看热闹。
从那一刻,他就觉得“药”不应该是狭义的治疗疾病的药,而应该是广义的治疗中国劣根性的药,他也不应该只是狭义的救死扶伤的医生,而应该是能唤醒装睡的中国人的医生。
《药》中的夏瑜选择了默默奉献,但是他的行动并不为一般群众所理解,因此他的牺牲在一般群众间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同情,反而有人说他“发了疯”,说他“真不成东西”,根本不知道他的死亡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种脱离群众的做法就不可取。
“责任分散效应”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责任分散效应”也叫做“旁观者效应”,它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来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从而产生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这个效应也很好解释了为什么清醒的人想方设法打开铁窗,而装睡的人却只静静地等待着清醒的人的成果。若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打开铁窗的行动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将群众从群体意识中拉出来,让他的责任感更浓,这样他就会明白打开铁窗的意义在哪里。
回到《药》这个故事,就连夏瑜的母亲也不明白他的行为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其他人呢?因此夏瑜的牺牲是可悲的,而那些还活着的革命者需要反思:只有贴近群众,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获得责任感,才能让群众充分认识革命事业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支持。
曾看过一个短片《调音师》,男主伪装成盲人调音师,渐渐地沉迷在盲人所带给他的便利中,可以肆无忌惮地偷窥他人,可以获得别人的忍让,但他愚昧麻木的思想让他在陷入险境时,忘记了他不是真正的盲人,忘记了他是个有能力反抗的人,从而失去了生命。
现实社会的我们更要引以为戒,我们不应该因为“责任分散效应”而失去独立的思考,尤其是在标签盛行的年代里,我们不应该把自己限定到某个角色中,而应该从群体所带来的便利中清醒过来,成为了一个敢于肩负责任的先驱者。
相关文章
- 陈国军:一生最爱最恨的女人是刘晓庆大儿子陈赫是他晚年的骄傲
- 国内首款抗GARP单抗HLX60 I期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 清朝有种金疮药“除了砍头一敷便好”为何解放后却在民间绝迹
- 鲁迅和他的日本友人们:内山书店的故人故事
- 上鲁展讯丨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主题藏书票展
- 一图读懂|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及常用药参考表
- 乐城先行区医疗药品器械管理规定新闻发布会召开
- 辉瑞新冠口服药网上开卖2980元?1药网APP否认: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用药服务
- 今日早报 数字报纸医药原料药
- 赵鹏:父亲在鲁迅心中——“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问题的缘起及其他
- 在这篇488字的《教学日记》中可以看到真正的“师生共学、师生共建”
- 今评弹 教男生卫生巾用法惹争议:小学性教育尚需“脱敏”
- 小K播早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印发 中国医药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
- 总说 VEGF 靶向药物作用原理到底是什么?(内含思维导图)
- 《全职药师》第1151章 快叫老祖宗
- 用车小常识丨钥匙没电了怎么启动车辆?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共同演绎的全英版《一起向未来
- 鲁迅《药》: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必须改变愚昧的精神
- 药师帮二度递表港交所:三年半累计亏损2763亿 复星医药持股898%
- 高德地图App iOS和安卓版上线版本